圖為 :梁子湖鄂州水域美景 。(《鄂州日報》提供)
圖為 :梁子湖流域良好生態 ,吸引大量鳥類憩息 。(《鄂州日報》提供)
湖北日報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勁鬆
鄂城區燕磯鎮 ,鄂州機場配套項目建設正酣 。因建設需要 ,經嚴格環評 ,部分湖泊將被占用 。
11月20日 ,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現場看到 ,這邊的湖泊還未填平 ,另一處同等麵積的新湖區正在開挖 。
“既要保證重點工程用地 ,也要確保生態資源的占補平衡 。”鄂州市委書記王立說 ,近幾年來 ,該市不斷探索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轉化機製 ,在建立“生態賬本”的基礎上 ,推行各區之間橫向生態補償 、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等製度 ,並創新金融工具吸引市場主體參與 ,促進綠色發展。
為自然資源打上“價格標簽”
“各級政府均逐步意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。引進項目的收益 ,如不能覆蓋其影響生態的代價 ,必須拒之門外 。”鄂州市環保局局長胡太平說 。
據統計 ,近3年來 ,全市因環評共否決18個擬引進項目 ,涉及投資額21億多元 。
觀念轉變 ,與“綠色指揮棒”息息相關 。2016年3月 ,鄂州被確定為全省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製唯一地級試點城市。
負債表類似會計核算 ,就是建生態賬本 ,為全市自然資源打上“價格標簽” 。從統計 、編製到公布 ,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試點工作曆盡艱辛 。
經反複權衡 ,鄂州市政府最終選擇與華中科技大學合作 ,借鑒最新生態補償研究成果 ,賦予土地 、水域 、森林等自然資源資產相應係數 ,再通過構建生態服務價值計量模型 ,將其對生態的服務貢獻統一度量為無差別 、可交換的貨幣單位 。
“這個表就像一張網 ,把轄區生態家底一網打盡 ,而且隻能增 ,不能少 。”鄂城區委書記劉厚文坦言 ,在以前看來可以做的事 ,現在都不能再幹了 ,否則每年所獲稅收還不足以支付給其他區域的生態補償金 。
如今 ,鄂州市的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製工作已實現常態化 ,每年編製上一年度的負債表 。而且 ,全市土地資源 、林木資源 、水資源3個賬戶8張表 ,編製範圍均已延伸到村一級 。
橫向補償倒逼轉型發展
劉厚文的擔憂 ,緣於全市有了生態賬本之後 ,開始嚐試建立各區間責權一致的橫向生態補償機製 。
2017 、2018連續兩年 ,以實際提供生態服務價值20%權重計算 ,市財政 、鄂城區 、華容區共計向梁子湖區支付生態補償資金1.4億多元 。其中 ,市財政補貼占70% 。
梁子湖區委書記夏帆向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算了一筆賬 :2013年起 ,梁子湖鄂州水域500平方公裏範圍全麵退出一般性工業,每年犧牲稅收近4000萬元 ,“因溢出生態服務價值 ,全區每年平均獲7000萬元以上補償 ,還有得賺 。”
考慮到財政支付能力 ,鄂城 、華容兩區先按20%權重補償 ,然後逐年增加 ,市財政補貼比例相應降低 ,直至完全退出 。對鄂州各級領導幹部而言 ,壓力無疑巨大 。在華容區委書記薑飛輪看來 ,唯一出路是想辦法轉型 ,將綠色發展落到實處 。
華容區瓜圻村 ,江湖港連通工程正在建設中 。曆史上 ,這裏曾通江達湖 ,後被人為改變 ,圍湖造田 ,導致水患嚴重 。薑飛輪說 ,痛定思痛 ,生態修複既是還債 ,更是對生態重新估價 、對發展思路重新定位 。
市改革辦主任範玉嬌表示 ,區際橫向補償就是為了讓好山好水能“變現” ,產生直接經濟效益 ,從而確保“誰汙染 、誰補償 ,誰保護 、誰受益” 。
以生態補償資金為基礎 ,鄂州還設立2000萬元生態發展基金 ,加大環保基礎設施建設 ,發展綠色產業 。
離任審計有了“生態緊箍咒”
然而 ,獲得生態補償的一方也並不輕鬆 ,因為有“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”把著關 。
“這項審計也是鄂州在全省率先試點 ,將市管領導年度考核的生態指標占比提高到10% 。”市審計局局長李誌鵬說 ,審計結果被列為領導幹部考核 、任免 、獎懲的重要依據 。近兩年內 ,全市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先後問責78位相關責任人。
去年6月 ,在查出梁子湖區蔡家海湖存在投肥破壞水體問題後 ,審計組根據該區製定的《河湖(庫)長製方案》 ,將該區某領導定為主要責任人 。通過這項審計工作 ,一些久拖不決的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很快得到解決 。以梁子湖區為例 ,該區率先重拳整治 ,拆除梁子湖水麵違規建築物和構築物3處 、麵積2700平方米 ,並取締2家水上餐廳 ,撤離營業船舶 。
既有硬性約束 ,又有正向激勵 ,鄂州全域齊抓生態的格局逐步形成 。王立說 :“治山理水也能‘顯山露水’ ,誰還不願意穿新鞋 ,走綠道 ?”
據介紹 ,該市對生態區域 、農業鄉鎮取消招商引資、工業增加值等考核的同時 ,還從市級財政每年拿出600萬元資金 ,對9大類生態保護項目“以獎代補” ,其中達到生態示範區標準的鄉鎮將獲獎勵50萬元 。
吸引更多市場主體參與
隨著改革日益深入 ,鄂州市委市政府越發意識到 :有了好生態 ,還要讓社會資金和市場主體看到生態產品的價值 ,並吸引他們主動參與 、投入 。
“現階段各區之間的橫向生態補償 ,實質是政府內部的財政轉移支付 。要實現生態資源金融化 、資本化 ,必須有市場主體參與 。”市金融辦副主任秦劍濤說 。
他表示 ,鄂州通過生態價值貨幣化 ,將自然資源資產計量結果運用在政府間支付上 ,這條路已經打通 ,“但在二級市場如何促使更多社會資本進入 ,尊龍凱時還在探索中 ,目前正借鑒土地增減掛鉤指標的思路 ,謀劃打造可供市場交易的生態指標 ,也就是與生態環境緊密相關的有價票券 ,最終打破政府內循環 。”
事實上 ,一係列金融領域的創新實踐 ,早已在鄂州漸次開展 。梁子湖區以自然資源資產評估價值為貸款額度依據 ,從金融機構申請生態項目貸款10億元 ,用於優化產業結構 ;2月 ,該市水務集團在國內首次以水庫灌溉權作為融資標的物 ,獲質押貸款2000萬元 ;8月 ,該市金融辦與武漢金融資產交易所聯手 ,實現該市首筆林權收益權轉讓 ,成功融資150萬元 ;11月初 ,鄂州市政府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湖北省分行簽署合作備忘錄 ,利用農業政策性金融支持鄉村振興 、長江大保護和生態價值工程 。
“以前
,貸款都需要土地
、房屋等實物抵押或質押
,現在金融機構的觀念也在改變
,即可以利用生態資產抵押
。”鄂州市副市長謝方說
,目前該市生態資產抵押貸款額度達3.44億元
。
來源 :湖北日報
原文鏈接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