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龙凯时





      新闻资讯
      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新闻
      鄂城区燕矶镇,鄂州机场配套项目建设正酣。因建设需要,经严格环评,部分湖泊将被占用。

      7.jpg 

      图为:梁子湖鄂州水域美景。(《鄂州日报》提供)


      8.jpg 

        图为:梁子湖流域良好生态,吸引大量鸟类憩息 。(《鄂州日报》提供)

       

       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劲松

       

        鄂城区燕矶镇,鄂州机场配套项目建设正酣 。因建设需要,经严格环评 ,部分湖泊将被占用。

       

        11月20日,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现场看到 ,这边的湖泊还未填平,另一处同等面积的新湖区正在开挖。

       

        “既要保证重点工程用地,也要确保生态资源的占补平衡。”鄂州市委书记王立说,近几年来 ,该市不断探索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转化机制,在建立“生态账本”的基础上 ,推行各区之间横向生态补偿 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制度,并创新金融工具吸引市场主体参与 ,促进绿色发展 。

       

      为自然资源打上“价格标签”

       

        “各级政府均逐步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。引进项目的收益,如不能覆盖其影响生态的代价,必须拒之门外。”鄂州市环保局局长胡太平说。

       

        据统计,近3年来 ,全市因环评共否决18个拟引进项目 ,涉及投资额21亿多元 。

       

        观念转变,与“绿色指挥棒”息息相关。2016年3月 ,鄂州被确定为全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唯一地级试点城市 。

       

        负债表类似会计核算,就是建生态账本,为全市自然资源打上“价格标签”。从统计、编制到公布,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工作历尽艰辛 。

       

        经反复权衡,鄂州市政府最终选择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 ,借鉴最新生态补偿研究成果,赋予土地 、水域、森林等自然资源资产相应系数,再通过构建生态服务价值计量模型 ,将其对生态的服务贡献统一度量为无差别 、可交换的货币单位 。

       

        “这个表就像一张网,把辖区生态家底一网打尽 ,而且只能增,不能少。”鄂城区委书记刘厚文坦言,在以前看来可以做的事,现在都不能再干了,否则每年所获税收还不足以支付给其他区域的生态补偿金。

       

        如今,鄂州市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已实现常态化,每年编制上一年度的负债表 。而且,全市土地资源 、林木资源、水资源3个账户8张表,编制范围均已延伸到村一级。

       

      横向补偿倒逼转型发展

       

        刘厚文的担忧,缘于全市有了生态账本之后 ,开始尝试建立各区间责权一致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。

       

        2017、2018连续两年,以实际提供生态服务价值20%权重计算,市财政、鄂城区、华容区共计向梁子湖区支付生态补偿资金1.4亿多元。其中,市财政补贴占70% 。

       

        梁子湖区委书记夏帆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算了一笔账 :2013年起 ,梁子湖鄂州水域500平方公里范围全面退出一般性工业,每年牺牲税收近4000万元,“因溢出生态服务价值,全区每年平均获7000万元以上补偿 ,还有得赚。”

       

        考虑到财政支付能力 ,鄂城、华容两区先按20%权重补偿,然后逐年增加 ,市财政补贴比例相应降低,直至完全退出 。对鄂州各级领导干部而言,压力无疑巨大。在华容区委书记姜飞轮看来,唯一出路是想办法转型 ,将绿色发展落到实处 。

       

        华容区瓜圻村,江湖港连通工程正在建设中。历史上,这里曾通江达湖 ,后被人为改变 ,围湖造田,导致水患严重 。姜飞轮说,痛定思痛 ,生态修复既是还债,更是对生态重新估价、对发展思路重新定位。

       

        市改革办主任范玉娇表示,区际横向补偿就是为了让好山好水能“变现”,产生直接经济效益,从而确保“谁污染、谁补偿,谁保护 、谁受益”。

       

        以生态补偿资金为基础,鄂州还设立2000万元生态发展基金 ,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,发展绿色产业。

       

      离任审计有了“生态紧箍咒”

       

        然而  ,获得生态补偿的一方也并不轻松,因为有“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”把着关。

       

        “这项审计也是鄂州在全省率先试点 ,将市管领导年度考核的生态指标占比提高到10% 。”市审计局局长李志鹏说,审计结果被列为领导干部考核、任免 、奖惩的重要依据 。近两年内,全市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先后问责78位相关责任人。

       

        去年6月 ,在查出梁子湖区蔡家海湖存在投肥破坏水体问题后 ,审计组根据该区制定的《河湖(库)长制方案》 ,将该区某领导定为主要责任人。通过这项审计工作 ,一些久拖不决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。以梁子湖区为例,该区率先重拳整治,拆除梁子湖水面违规建筑物和构筑物3处、面积2700平方米,并取缔2家水上餐厅,撤离营业船舶。

       

        既有硬性约束,又有正向激励,鄂州全域齐抓生态的格局逐步形成。王立说:“治山理水也能‘显山露水’,谁还不愿意穿新鞋 ,走绿道?”

       

        据介绍,该市对生态区域、农业乡镇取消招商引资、工业增加值等考核的同时,还从市级财政每年拿出600万元资金,对9大类生态保护项目“以奖代补”,其中达到生态示范区标准的乡镇将获奖励50万元。

       

      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

       

        随着改革日益深入,鄂州市委市政府越发意识到:有了好生态 ,还要让社会资金和市场主体看到生态产品的价值,并吸引他们主动参与、投入。

       

        “现阶段各区之间的横向生态补偿,实质是政府内部的财政转移支付。要实现生态资源金融化 、资本化 ,必须有市场主体参与 。”市金融办副主任秦剑涛说。

       

        他表示,鄂州通过生态价值货币化 ,将自然资源资产计量结果运用在政府间支付上,这条路已经打通 ,“但在二级市场如何促使更多社会资本进入,尊龙凯时还在探索中 ,目前正借鉴土地增减挂钩指标的思路 ,谋划打造可供市场交易的生态指标 ,也就是与生态环境紧密相关的有价票券,最终打破政府内循环。”

       

        事实上,一系列金融领域的创新实践 ,早已在鄂州渐次开展。梁子湖区以自然资源资产评估价值为贷款额度依据 ,从金融机构申请生态项目贷款10亿元 ,用于优化产业结构;2月,该市水务集团在国内首次以水库灌溉权作为融资标的物,获质押贷款2000万元 ;8月,该市金融办与武汉金融资产交易所联手,实现该市首笔林权收益权转让 ,成功融资150万元 ;11月初 ,鄂州市政府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湖北省分行签署合作备忘录,利用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 、长江大保护和生态价值工程 。

       

        “以前 ,贷款都需要土地 、房屋等实物抵押或质押 ,现在金融机构的观念也在改变,即可以利用生态资产抵押。”鄂州市副市长谢方说 ,目前该市生态资产抵押贷款额度达3.44亿元。
       

      来源:湖北日报

      原文链接:






        XML地图